用帶雞成語有哪些
2025.05.21 03:55 7
這是一些包含“雞”字的成語:
動物相關
- 雞鳴狗盜
- 含義:原指學雞鳴叫以騙人,裝成狗的樣子盜竊;后來比喻低賤卑下的技能或行為,亦指具有這種技能或行為的人。
- 出處:《史記·孟嘗君列傳》記載,齊孟嘗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,孟一食客裝狗鉆入秦營偷出狐白裘獻給昭王妾以說情放孟,孟逃至函谷關時昭王又令追捕,另一食客裝雞叫引眾雞齊鳴騙開城門,孟得以逃回齊。
- 例句:他沒什么大本領,只會些雞鳴狗盜之術。
- 雞犬不寧
- 含義:形容騷擾得厲害,連雞狗都不得安寧。
- 出處:唐·柳宗元《捕蛇者說》:“嘩然而駭者,雖雞狗不得寧焉?!?/li>
- 例句:村里最近來了一伙盜賊,鬧得雞犬不寧。
- 雞飛狗跳
- 含義:把雞嚇得飛起來,把狗嚇得到處亂跳,形容驚慌得亂成一團。
- 出處:茅盾《鍛煉》:“然而陳克明卻在這里想象,一方面疑神疑鬼,又一方面畏懼怨恨所造成的雞飛狗跳、人人自危的情形?!?/li>
- 例句:一聽到警報聲,人群頓時雞飛狗跳,慌亂起來。
- 呆若木雞
- 含義:呆得象木頭雞一樣,形容因恐懼或驚異而發(fā)愣的樣子。
- 出處:《莊子·達生》:“幾矣,雞雖有鳴者,已無變矣,望之似木雞矣,其德全矣;異雞無敢應者,反走矣?!?/li>
- 例句:他被這個消息嚇得呆若木雞,半天說不出話來。
- 鶴立雞群
- 含義:像鶴站在雞群中一樣,比喻一個人的儀表或才能在周圍一群人里顯得很突出。
- 出處:晉·戴逵《竹林七賢論》:“嵇紹入洛,或謂王戎曰:‘昨于稠人中始見嵇紹,昂昂然若野鶴之在雞群?!?/li>
- 例句:這位年輕的畫家在眾多參展作品中鶴立雞群,獲得了評委們的一致贊賞。
- 縛雞之力
- 含義:捆雞的力量,比喻力量很小。
- 出處:元·《賺蒯通》第一折:“那韓信手無縛雞之力?!?/li>
- 例句:他久病初愈,身體虛弱,連縛雞之力都沒有。
- 雞毛蒜皮
- 含義:比喻無關緊要的瑣碎小事或毫無價值的東西。
- 出處:孫犁《石猴——平分雜記》:“他們是為了報答你的恩情,才送給你;你倒說是雞毛蒜皮?!?/li>
- 例句:不要為了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傷了和氣。
- 雞犬升天
- 含義:傳說漢朝淮南王劉安修煉成仙后,把剩下的藥撒在院子里,雞和狗吃了,也都升天了,后比喻一個人做了官,和他有關的人也跟著得勢。
- 出處:漢·王充《論衡·道虛》:“淮南王劉安坐反而死,天下并聞,當時并見,儒書尚有言其得道仙去,雞犬升天者?!?/li>
- 例句:他當了官后,親戚朋友都跟著沾光,雞犬升天,好不威風。
烹飪相關
- 小肚雞腸
- 含義:比喻器量狹小,只考慮小事,不照顧大局。
- 出處:劉紹棠《魚菱風景》二:“‘正大,不要小肚雞腸……’吳鉤輕聲低語?!?/li>
- 例句:做人應該大度一些,不要小肚雞腸,總計較一些小事。
- 雞口牛后
- 含義: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,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。
- 出處:《戰(zhàn)國策·韓策一》:“臣聞鄙語曰:‘寧為雞口,無為牛后?!翊笸跷髅娼槐鄱际虑?,何以異于牛后乎?”
- 例句:他不甘心屈居人下,寧愿另起爐灶,做那雞口牛后之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