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口字成語有哪些
2025.05.22 12:33 5
包含“口”字的成語有很多,以下為你列舉一部分:
形容人口才好
- 口若懸河
- 釋義:講起話來滔滔不絕,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傾瀉,形容能說會辯,說起來沒個完。
- 出處:南朝·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賞譽》:“郭子玄語議如懸河瀉水,注而不竭?!?/li>
- 例句:他口才極佳,說起話來口若懸河,讓人佩服不已。
- 能言善辯
- 釋義:形容很會說話,善于辯論。
- 出處:元·無名氏《氣英布》第一折:“恰才靈壁之戰(zhàn),項王遣使征布會,布與龍且有隙,稱病不赴,若得能言巧辯之士,說他歸降,縱項王馳還……破項王必矣?!?/li>
- 例句:在辯論賽上,他憑借能言善辯的口才,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。
- 滔滔不絕
- 釋義:像流水那樣毫不間斷,指話很多,說起來沒個完。
- 出處:五代后周·王仁?!堕_元天寶遺事·走丸之辯》:“張九齡善談?wù)?,每與賓客議論經(jīng)旨,滔滔不竭,如下阪走丸也?!?/li>
- 例句:他講起自己的旅游經(jīng)歷,滔滔不絕,聽得大家津津有味。
與人口頭相關(guān)
- 口是心非
- 釋義:嘴里說得很好,心里想的卻是另一套,指心口不一致。
- 出處:漢·桓譚《新論·辨惑》:“如非其人,口是而心非者,雖寸斷支解,而道猶不出也?!薄侗阕印の⒅肌罚骸翱谑切姆?,背向異辭?!?/li>
- 例句:做人要真誠,不能口是心非,當面一套,背后一套。
- 口出狂言
- 釋義:嘴里說出狂妄自大的話,指說話狂妄、放肆,也指胡說八道。
- 出處:明·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七十二回:“俞伯牙本楚人,仕于晉,因事還鄉(xiāng),舟泊漢陽江口,遇子期知音,結(jié)為兄弟,臨別時,伯牙囑子期:‘相見無期,以詩為約?!悠诳诔隹裱裕骸崛舯逞?,不得好死。’”
- 例句:他口出狂言,說自己能在一天內(nèi)完成這項艱巨的任務(wù),結(jié)果卻失敗了。
- 口不擇言
- 釋義:指情急時說話不能正確用詞表達或指說話隨便。
- 出處:《北史·魏艾陵伯子華傳》:“性甚褊急,當其急也,口不擇言,手自捶擊。”
- 例句:他在氣頭上口不擇言,說了一些傷害朋友的話。
表示人口味或飲食方面
- 膾炙人口
- 釋義:膾和炙都是人們愛吃的食物,指美味人人愛吃,比喻好的詩文受到人們的稱贊和傳訟。
- 出處:五代·王定寶《唐摭言·海敘不遇》:“如‘水聲常在耳,山色不離門’,又‘掃地樹留影,拂床琴有聲’……皆膾炙人口。”
- 例句:李白的詩歌膾炙人口,至今仍被廣泛傳頌。
- 山珍海味
- 釋義:山野和海里出產(chǎn)的各種珍貴食品,泛指豐富的菜肴。
- 出處:唐·韋應(yīng)物《長安道詩》:“山珍海錯棄藩籬,烹犢羊羔如折葵?!?/li>
- 例句:面對滿桌的山珍海味,他卻沒有什么胃口。
- 淡而無味
- 釋義:菜肴因鹽少而沒有味道,亦泛指清淡無味,亦形容說話、寫文章內(nèi)容平淡,無趣味。
- 出處:戰(zhàn)國·楚·屈原《九章·抽思》:“發(fā)憤以抒情兮,展志而自試,言我發(fā)憤疾志以抒情愫兮,冀陳辭以自試也,何毒藥之謇謇兮?愿蓀美之可完,望三五以為像兮,指彭咸以為儀,夫何極而不至兮?故遠聞而難虧,善不由外來兮,名不可以虛作,孰無施而有報兮?孰不實而有獲?少歌曰:與美人抽怨兮,并日夜而無正,吾以其美好兮,敖朕辭而不聽,倡曰:有鳥自南兮,來集漢北,好姱佳麗兮,牉獨處此異域,既惸獨而不群兮,又無良媒在其側(cè),道卓遠而日忘兮,愿自申而不得,望北山而流涕兮,臨流水而太息,望孟夏之短夜兮,何晦明之若歲,惟郢路之遼遠兮,魂一夕而九逝,曾不知路之曲直兮,南指月與列星,愿徑逝而未得兮,魂識路之營營,何靈魂之信直兮,人之心不與吾心同!理弱而媒不通兮,尚不知余之從容,亂曰:長瀨湍流,溯江潭兮,狂顧南行,聊以娛心兮,軫石崴嵬,蹇吾愿兮,超回志度,行隱進兮,低徊夷猶,宿北姑兮,煩冤瞀容,實沛徂兮,愁嘆苦神,靈遙思兮,路遠處幽,又無行媒兮,道思作頌,聊以自救兮,憂心不遂,斯言誰告兮!”
- 例句:這篇文章內(nèi)容空洞,讀起來淡而無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