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打的成語有哪些
2025.05.23 17:08 7
- 竹籃打水:比喻白費(fèi)力氣,沒有效果,勞而無功,側(cè)重于用竹籃去打水,水會從縫隙中流走,什么也得不到。 出自唐·寒山《詩》:“我見瞞人漢,如籃盛水走,一氣將歸家,籃里何曾有?”
還有一些包含“竹打”但位置不在開頭的成語:
- 敲竹杠:利用他人的弱點(diǎn)或找借口來索取財(cái)物或抬高價格,該詞來源說法不一,有一種說法是清朝末年,市場上小額的買賣,以銅錢作為單位,店家接錢后便丟在用竹杠做的錢筒里,晚上結(jié)賬時再倒出來盤點(diǎn),有的商家,為了賺錢,便在錢筒中偷放一些東西,店主如果看不出來,年終盤點(diǎn)的時候就會損失錢財(cái),店主們就到店鋪的附近挑選身強(qiáng)力壯的人當(dāng)護(hù)衛(wèi),進(jìn)店監(jiān)督老板結(jié)賬,時間一長,這種人就被稱為“扦子手”,當(dāng)時,上海城里有家店鋪,老板很會算計(jì),對待這種“扦子手”,總是小心翼翼,百般討好,有一次,老板宴請一位“扦子手”,為了不使他敲竹杠,便把錢筒里的錢故意多放了幾塊,想讓他能手下留情,但這位“扦子手”看出了老板的心思,吃完飯以后,他提出要看看錢筒,老板無奈只好照辦,這位“扦子手”看了看錢筒,就敲著竹杠說:“老板,你今天的錢怎么比往日少了幾塊???”老板一聽,知道是“扦子手”在敲竹杠,連忙賠笑說:“哪里的話,我今天生意清淡,錢自然就少了些。”“扦子手”聽了,冷笑一聲,拿著竹杠就走了,從此,“敲竹杠”這個詞就流傳開了。
- 竹杖化龍:傳說東漢費(fèi)長房見一老翁掛著一把竹杖,他跟著老翁行至河邊,老翁就跳進(jìn)河里,轉(zhuǎn)眼間,那竹杖就變成一條龍,隨后老翁騎上龍而去。 后以此典形容得道成仙;或形容隱者的神妙出行。 出自晉·葛洪《神仙傳·壺公》:“費(fèi)長房者,汝南人也,曾為市掾,市中有老翁賣藥,懸一壺于肆頭,及市罷,輒跳入壺中,市人莫之見,唯長房于樓上睹之,異焉,因往再拜奉酒脯,翁知長房之意其神也,謂之曰:‘子明日可更來?!L房旦日復(fù)詣翁,翁乃與俱入壺中,唯見玉堂嚴(yán)麗,旨酒甘肴,盈衍其中,共飲畢而出?!箝L房欲求道,隨從入深山,翁撫之曰:‘子可教也,慎勿泄天機(jī),必遭禍殃?!艘灾裾扰c之,曰:‘騎此任所之,則自至矣,既至,可以杖投葛陂中也?!L房乘杖,須臾來歸,自謂去家適經(jīng)旬日,而已十余年矣,即以杖投陂,顧視則龍也,后人因以‘竹杖化龍’為典,借指得道成仙?!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