魚出成語有哪些成語
2025.05.20 09:24 6
包含“魚”字的成語有很多,以下為你列舉部分:
魚在首位
- 魚貫而入
- 含義:像游魚一樣一個跟著一個地接連著走,形容一個接一個地依次序進入。
- 出處:《三國志·魏志·鄧艾傳》:“將士皆攀木緣崖,魚貫而進?!?/li>
- 例句:春運時,人們魚貫而入火車站,準備踏上歸鄉(xiāng)的旅程。
- 魚目混珠
- 含義:拿魚眼睛冒充珍珠,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。
- 出處:漢·魏伯陽《參同契·如審遭逢章》:“魚目豈為珠?蓬蒿不成槚。”
- 例句:市場上有些不良商家魚目混珠,把次品當好貨賣。
- 魚龍混雜
- 含義:比喻壞人和好人混在一起,強調環(huán)境或群體的復雜性。
- 出處:唐·張志和《和漁夫詞》十三:“風攪長空浪攪風,魚龍混雜一川中?!?/li>
- 例句:這個娛樂圈魚龍混雜,想要出人頭地可不容易。
魚在第二位
- 如魚得水
- 含義:好像魚得到水一樣,比喻有所憑借,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對自己很合適的環(huán)境。
- 出處:《三國志·蜀書·諸葛亮傳》:“孤之有孔明,猶魚之有水也?!?/li>
- 例句:他進入了這家知名企業(yè),如魚得水,才華得以充分施展。
- 沉魚落雁
- 含義:魚見之沉入水底,雁見之降落沙洲,形容女子容貌美麗。
- 出處:《莊子·齊物論》:“毛嬙、麗姬,人之所美也;魚見之深入,鳥見之高飛,麋鹿見之決驟,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?”
- 例句:這位姑娘沉魚落雁,真是天生麗質。
- 緣木求魚
- 含義:爬到樹上去找魚,比喻方向或辦法不對頭,不可能達到目的。
- 出處: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以若所為,求若所欲,猶緣木而求魚也?!?/li>
- 例句:想不努力卻取得好成績,那只能是緣木求魚。
魚在第三位
- 渾水摸魚
- 含義:也作“混水摸魚”,比喻乘混亂的時候從中撈取利益。
- 出處:老舍《四世同堂·惶惑·十》:“假若事情已定,他大可以馬上去渾水摸魚,管什么上海開仗不開仗?!?/li>
- 例句:他在單位改革的混亂時期渾水摸魚,撈了不少好處。
- 殃及池魚
- 含義:比喻無緣無故地遭受禍害。
- 出處:《呂氏春秋·必己》:“宋桓司馬有寶珠,抵罪出亡,王使人問珠之所在,曰:‘投之池中?!谑墙叱囟笾瑹o得,魚死焉,此言禍福之相及也?!?/li>
- 例句:他被卷入這場糾紛,真是殃及池魚。
魚在第四位
- 釜底游魚
- 含義:在鍋里游著的魚,比喻處在絕境的人,也比喻即將滅亡的事物。
- 出處:《后出師表》:“今民窮兵疲,而事不可息;事不可息,則住與行勞費正等;而不及今圖之,欲以一州之地,與賊持久,此臣之未解六也,自臣到漢中,中間期年耳,然喪趙云、陽群、馬玉、閻芝、丁立、白壽、劉郃、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余人,突將無前,賨叟、青羌散騎、武騎一千余人,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,非一州之所有;若復數年,則損三分之二也,當何以圖敵?此臣之未解七也,今民窮兵疲,而事不可息;事不可息,則住與行勞費正等;而不及今圖之,欲以一州之地,與賊持久,此臣之未解六也,自臣到漢中,中間期年耳,然喪趙云、陽群、馬玉、閻芝、丁立、白壽、劉郃、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余人,突將無前,賨叟、青羌散騎、武騎一千余人,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,非一州之所有;若復數年,則損三分之二也,當何以圖敵?此臣之未解七也,今民窮兵疲,而事不可息;事不可息,則住與行勞費正等;而不及今圖之,欲以一州之地,與賊持久,此臣之未解六也,自臣到漢中,中間期年耳,然喪趙云、陽群、馬玉、閻芝、丁立、白壽、劉郃、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余人,突將無前,賨叟、青羌散騎、武騎一千余人,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,非一州之所有;若復數年,則損三分之二也,當何以圖敵?此臣之未解七也,今民窮兵疲,而事不可息;事不可息,則住與行勞費正等;而不及今圖之,欲以一州之地,與賊持久,此臣之未解六也,自臣到漢中,中間期年耳,然喪趙云、陽群、馬玉、閻芝、丁立、白壽、劉郃、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余人,突將無前,賨叟、青羌散騎、武騎一千余人,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,非一州之所有;若復數年,則損三分之二也,當何以圖敵?此臣之未解七也,今賊適疲于西,又務于東,兵法乘勞,此進趨之時也,謹陳其事如左。”
- 例句:在那民不聊生的時代,百姓們就像釜底游魚,生活十分艱難。
- 漏網之魚
- 含義:逃脫魚網的魚,比喻僥幸逃脫的罪犯或敵人。
- 出處:《史記·酷吏列傳序》:“網漏于吞舟之魚?!?/li>
- 例句:警方加大了追捕力度,絕不讓一個犯罪分子成為漏網之魚。